突如其来的“7.28”洪水将刚刚走出困境、正待昂扬发展的吉林省永吉县人民法院再次冲入低谷,院内财产损失严重,各项基础设施遭受重创,法院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异常艰巨、繁重。自洪灾发生以来,永吉县法院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努力把洪涝灾害对法院工作的影响和冲击降至最低。
灾情就是命令,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随之涌现。
7月28日早5时许,永吉县城出现汛情。永吉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郭志强得知情况后立即指示全力做好抗洪抢险准备,确保人员及档案安全。随后,通讯中断。放下电话,副院长邓永刚马上组织院内值班、住宿人员及前后家属楼干警10余人,进入档案室,将密集架下方存放的档案全部转移到1.5米以上安全位置。
6时30分,洪水伴随暴雨夹杂着泥沙涌入法院后院并冲进办公一楼,迅速升至1米深左右水位。抢险干警们被迫趟水前行开始抢救一楼立案大厅、羁押室、值班室内办公设备。由于洪水上升迅猛,除部分设备被抢救出外,一楼其他办公设备转眼被洪水淹没。在洪水升至1.5米左右时,法院后院东、西两侧围墙被冲毁,车辆、食堂、健身房、宿舍及车库全部淹没,直到这时干警们才不得不撤到二楼。此时,该院副院长姜丽萍、任雅丽,政治处副主任李印军、办公室主任王伟等人在紧急赶往院里抢险的途中被洪水困在中心转盘直至晚上。上午11时许,洪水暴涨到3米多高水位,下午1时才缓慢回落,晚上18时许基本消退。
尽管此时永吉县城水、电及通讯早已中断,但所有参加抗洪抢险干警并未因此撤离,而是冒着随时可能遭受更大洪水袭击的危险,在漆黑的办公楼内守护着办公设备和物品整整一夜,直到29日6时其他救援干警赶到。
在抗击洪水的一天一夜里,参加奋战的干警们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一线,甚至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死与家人的安危,他们在黑暗中用心灵的呼唤传递着坚强不屈的信念,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对家人的歉疚与牵挂……
面对洪灾,永吉县法院每个人心中都盛满必胜的信心。这信心首先来自党组的坚强领导与冲锋陷阵。
从28日清晨洪水袭来之时至今,永吉县法院干警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法院系统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援下,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抗洪救灾工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此次抗灾自救工作中,院党组组织得力,冲锋在前,灾后第一时间赶赴院内,迅速制定救灾方案,及时组织指挥全院人员开展自救,院长郭志强带领班子成员坚持奋战十天十夜没有回家,全院干警大到60多岁的退休人员,小到20几岁刚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无论是正式干警,还是临时人员,面对特大洪灾,充分发扬了团结互助、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有力展现了永吉法院干警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勇于牺牲、同甘共苦、以院为家的集体主义情感。在院党组的感召带动下,全院干警振奋精神、信心百倍地打响了抗灾自救的攻坚战。
洪灾发生后,院长郭志强一直坚守在抢险救灾第一线,一面指挥调度各项救灾工作,一面带领班子成员与全院干警一道同甘共苦、并肩奋战,以特有的坚强品质与十足的乐观干劲感召鼓舞着每一名干警和参加救灾的人员。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他身体多处受伤,特别是在搬运设备的过程中,左手臂不慎被倒塌的铁柜砸伤,鲜血直流,在现场经简单处置后,他不顾众人劝阻,仍执意继续指挥自救,用他的话说:“只要我还能站着,就要和大家站在一起”……
副院长任雅丽在转移档案时,由于脚下支撑的木板翻落,整个人从高处摔下,腿部肌肉、关节严重扭伤,疼痛难忍,由于伤情严重,为防止留下后遗症,医院建议她打石膏后住院治疗,而她却坚持央求医生用外用药物强行将其关节复位,为的就是不耽误院里的抢险自救工作。看到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苍白柔弱的脸庞上滑落,一双强忍疼痛的泪眼中却投射出坚毅的目光,这一刻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而动容,陪同的女干警们早都已忍不住潸然泪下。就这样,第二天,任雅丽同志拖着病体又投入到了紧张而又忙碌的抢险救灾工作中,继续坚持劳动……
永吉县医院骨科护士长林淑萍至今还能清晰的回忆起在洪水中被法院干警救起的场景,一个劲的念叨自己命好,遇到了好心人。7月28日早,林淑萍急匆匆走在上班途中,已经走到县法院东墙外侧,眼看再有一百多米就要到达单位可以准时上班了,此时街路上的洪水在不断的暴涨,片刻之间已近一米半深。个头不高的林淑萍顺着公路边上高耸的小道小心翼翼的前行,结果还是一不留神一脚踩空,滑入路边的沟壑中,立刻被汹涌的洪水裹入漩涡,眼看就被卷走。危急时刻,位于林淑萍前方不远处,正从家中匆忙赶往单位参加抢险的共产党员、永吉法院干警郭庆福听到呼救声,立刻奋不顾身扑入洪水中,奋力将不停挣扎的林淑萍救起,并护送到安全位置才悄然离开……
共产党员、执行局综合科长刘舰波和刘帅(法院聘用人员)是永吉法院唯一同场抗洪抢险的父子。在抗洪抢险中,儿子刘帅右脚颈部被瓷器碎片严重划伤,肌肉外翻,露出肌腱和白骨。刘舰波虽然疼在心里,但由于抗洪抢险任务艰巨,他只是将儿子做了简单包扎,便又扑入洪水奋力抢救设备。第二天,刘帅伤口感染发炎,刘舰波便将儿子送上出租车,让其自己到市内医院检查治疗,自己则全心投入到抗洪抢险中……
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张洪光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不久前刚刚在北京做完心脏手术,医生建议他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可是干起活来他就是个拼命三郎,那里最需要人,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他冲锋陷阵的身影,每天下来,他的衣服总是最脏……
洪灾过后第一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抢救档案。档案室不少密集架被洪水冲倒,倒扣在淤泥中,许多档案掩埋在一米多深的淤泥中,淤泥散发着恶臭的气味,淤泥中还散落着许多玻璃碎片,更加增添了抢救档案工作的危险和难度。办公室的沈载成、法警队的王德富、监察室的赵实成等人在没有雨靴、手套等装备的情况下,自告奋勇到档案室抢救档案,他们光足赤腿站在近一米深的淤泥里,用双手把档案从厚厚的淤泥中小心翼翼的抠出来,然后一本本传递到外面接应干警的手上。仅一天下来,他们每个人的手、脚上就布满十几道的伤痕……
灾后停水、停电,想吃热乎可口饭菜太难。看到奋力抢险的干警们满脸是汗、浑身泥水,疲惫不堪的样子,法院家属们的心里更加不是滋味,纷纷主动加入到抗洪抢险队伍中,甘当抢险自救的后方阵地,不息余力地做好后勤保障服务。院长郭志强的爱人在灾后第一时间专程从吉林市给全院干警送来一车急需的救援药品、消毒液、口罩,并为法院的抢险自救全程提供药品供应;副院长邓永刚的爱人和干警魏永波的爱人倾其家中所有,将备存的米、菜全都做上。洪水稍一退去,魏永波便趟着没膝深的泥水冒险回家为干警们取来饭菜。虽然路上被摔得浑身是泥,但饭菜却被他保护得完好。吃着热乎可口的饭菜,干警们感动得热泪直流……
洪灾过后院内多处淤泥深达1米以上,初期缺少重型机械设备,只能靠人工清淤,给救灾工作造成极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该院还主动放弃接受县救灾指挥部安排帮助清淤的救灾官兵,建议指挥部将官兵派到其他灾情严重的单位进行救援,减轻指挥部救灾工作压力。为尽早取得自救工作的最后胜利,干警们不等不靠,带病、带伤连续奋战,每日都进行着超负荷、超强度的体力劳动,体力均已严重透支。在整个救灾过程中先后有44人不同程度受伤,因忙于劳动,许多干警受伤后都顾不上进行处置,导致一些伤口因未及时消毒化脓感染。在这里,每一个伤口的背后都有一串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里面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每一个英雄都是一面不倒的旗帜!
在紧张救灾的同时,永吉县法院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宣传与新闻报道工作,院党组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抗灾自救动员大会,党组书记、院长郭志强在会上做了慷慨激昂的动员讲话,使全院干警深受鼓舞,迅速从低迷、沉闷情绪中摆脱出来,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振奋精神全力投入到抗灾工作中来。院政治处组织人员连夜赶制多条抗灾自救的宣传条幅,并精心设计制作了50个党员胸卡,配发给所有党员佩戴,使党员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大灾大难面前充分发挥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此同时,舆论宣传报道工作实时跟进,政治处将法院抗灾自救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通过新闻媒体迅速予以宣传报道,使法院的灾情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同情。连日来,《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省电视台卫视、生活、都市频道、吉林市电视台《直播江城》、《江城日报》及县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纷立体跟踪报道了永吉法院发生水灾情况及抗灾自救工作取得的最新进展,一些单位在了解该院灾情后,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向该院表达慰问之情,收到良好的社会舆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