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滚动图片
吉林中院六项措施保障全市经济结构调整
作者:陈长才 赵跃武 顾阳  发布时间:2010-06-25 13:58:48 打印 字号: | |
  为确保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实施,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采取六项措施,保障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做强做大支柱和优势产业。

  妥善审理各类投资纠纷,促进社会投资主体多元化。紧紧围绕推进全市重点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目标,加强对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现代投资纠纷司法保护力度,鼓励和引导资本向支柱、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妥善处理企业设立、破产、兼并、重组等产权流转过程中引发的各类纠纷,鼓励先行先试,促进资本注入和流转。妥善审理企业内部治理引发的股东权益纠纷,强化对中小投资者特别是民间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鼓励和促进民间资本投入。妥善审理涉及民营企业的纠纷,慎重采用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避免增加民营企业经营负担,促进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协调发展。

  妥善审理涉及中小企业纠纷,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平等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积极稳妥处理中小企业因民间融资引发的借贷纠纷,严格审查出借人借款凭据是否包含高额利息,对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利息不予保护。依法正确认定中小企业以仓库提单、大宗原材料和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以及应收账款等进行抵押、质押的担保合同效力,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能力,拓展融资渠道。认真履行司法审查职责,依法纠正对中小企业的不当收费、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充分运用各种调解、协调方式化解中小企业债务纠纷,积极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减轻中小企业诉讼负担。

  审慎处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纠纷,服务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依法积极稳妥受理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出现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纠纷,维护正当合法劳动关系,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要按照支持人才合理流动和鼓励先行先试并重原则,依法确认企业为吸引人才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年薪制、股票期权激励、高额违约金等条款法律效力。妥善处理劳动保障监察、工伤认定和社会保险金交纳、发放等劳动保障行政争议,监督和支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坚持意思自治与劳动法强制规定相统一,合理运用劳动合同法的各项原则,尽可能采取调解、和解等方法解决劳动争议纠纷,力促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实现互利双赢。强化对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妥善处理各类消费纠纷,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严格贯彻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确认定消费合同效力,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上级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有关规定,妥善审理房地产开发和房屋买卖纠纷案件,规范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给,扩大消费需求。依法制裁虚假广告宣传和一房多卖、物业侵权等不法行为,加大对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家政服务、金融理财、医疗服务和出国劳务等服务性消费市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加大对住房按揭、汽车消费和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纠纷审判和执行力度,稳定热点消费和服务性消费秩序,刺激消费需求扩张,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妥善审理涉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纠纷,促进城乡结构调整。审慎处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先导区建设过程中因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区开发、整治过程中引发的房屋拆迁、土地征收等民事纠纷和行政争议案件,既要依法支持城市建设,又要严格执行农村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保护失地农民和被拆迁人合法权益,防止因处置不当引发影响稳定问题。依法严厉打击侵吞、挪用土地补偿款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土地补偿金及时足额发放,依法保护失地农民合法利益。注意收集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保、农村宅基地和住房置换城镇住房等方面的纠纷信息,就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及时制定指导意见,确保相关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妥善审理涉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纠纷,积极服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吉林市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密切关注、准确研判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司法领域反映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机关科学决策适时提出法律建议。围绕保障建设东北亚重要物流枢纽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目标,妥善审理涉及市域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生态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纠纷,依法推进提升中心城市的承载功能。围绕建设东北亚重要新型产业基地目标,妥善审理涉及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过程中发生的纠纷,有效发挥审判机关在建立有较强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保驾护航作用。从保障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的目标出发,依法加大对各类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司法保护力度,营造安商、护商、扶商、稳商的法治氛围。
责任编辑:顾阳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