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威严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辛酸和压力?吉林中院为何要采取强制方式保障法官休息和健康?他们又以怎样的强制方式保障法官休息和健康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调查。
走进吉林中院办公大楼,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里工作的紧张、有序、忙碌。
立案大厅电子屏幕上显示出本周63起案件的排期开庭情况。立案接待窗口围着十多位起诉和正在咨询的群众。23个审判法庭门上全部显示着正在开庭的提示。民事、刑事审判庭法官办公室内,没有开庭任务的法官都在低头忙碌着,每位法官桌上都摆着厚厚一摞卷宗……
笔者在其他业务庭的法官办公室也见到了同样场景。
吉林中院立案一庭负责人告诉笔者,吉林中院诉讼和执行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十年来,诉讼案件呈“井喷式”增长。2009年受理各类案件近5000余件,比十年前增长了5倍多。
笔者从该院干部处了解到,近十年来,法官总人数仅增加了33人,而现在实际在审判和执行一线的法官不足百人。
“由于案多人少,我们庭法官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根本没有时间休假,即使休了也不能安心。‘白加黑’和‘5加2’埋头工作早已成了习惯。想不这样也不行,因为案多人少,还有严格审限规定,所以法官只好加班加点工作。”该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王贺亮道出了这样的实情。
为证实这一说法,笔者查阅了该院近十年来干警考勤登记情况,记载显示:吉林中院干警主动放弃公休假的占30%以上,主动放弃双休日、节假日的则占60%以上。而加班加点工作更是司空见惯。
在巨大数字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重负压在法官肩上。
“随着社会矛盾凸显,新型、疑难案件层出不穷,社会对司法需求日益增长。审理或执行一起案件,往往需要耗尽法官大量心血和汗水,而且随时面对可能出现的上访压力,稍有不慎还会被追究责任。”该院一位领导告诉笔者。
数字加压力足以证明,当今法官这一职业的确是一种高强度、高责任、高风险的职业。重负之下,法官身心所承受的压力已不难想象。
调查中,该院刑事审判一庭负责人说,就目前吉林中院而言,多数案件都称得上重大、疑难。刑一庭审理的案件很多都是多被告人、多项罪名,俗称“大马褂”案件。吉林中院是全省涉众型犯罪审判工作先进典型,每年都要审理大量在全省、全国有震动的大案要案。有的案件仅卷宗就达两百多册。合议庭成员连续七天吃住在办公室,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撰写的审理报告多达400多页。清明节和“五一”节都没休息。工作量之大、案件处理难度、法官身心压力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其中甘苦不言而喻。
“一个案子没结呢,另外几个案子早已排队等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法官身心很难放松下来。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形和无形压力如影相随。”该院一名法官说。
笔者在调查中感到,由于法院处于社会矛盾的焦点、公众关注的热点、内外监督的重点和公正裁判的难点之上,因此,法官工作起来真的如履薄冰。
重压之下,法官健康必然出现危机。
据该院干部处同志介绍,近十年来,吉林中院法官有90%存在亚健康问题。其中,患心脑血管病的占40%;患慢性疾病的占10%左右;患腰、颈椎病的几乎普遍。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近十年来,吉林市两级法院已有3名法官猝死在工作岗位。近期,又有一名法官倒在工作岗位,至今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面对精神、工作双重压力,法官流失比较严重。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市两级法院法官仅调离或辞职就达60余人。
“法官工作很辛苦!关心司法事业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好法官身心健康!大家一致赞同采取强制休假、体检制度,保障法官休息权和健康权。
在深入调查中了解到,吉林中院“两个强制”已经实施。
该院强制休假制度规定:在职人员无论领导、法官或普通员工都有休息权利,要求年内必须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标准休假。对因工作压力大而放弃休假的,责令休假。
为保障法官足时休息、安心休息,他们设立专门休假监督机构,建立法官休假档案,完善法官请、销假制度。对法官应休不休或休假忘销的,及时温馨提示。同时,针对法院自身特点,科学完善休假办法,坚持轮休、间休结合,法官即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休假时间,也可按照统一安排进行休假,休假期间如遇工作需要,还可暂停休假,日后续休。这一办法不仅解决了休息和工作间的矛盾,也使每一名法官都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获得全身心放松。
他们推出“强制体检”制度。建立了法官个人健康档案,跟踪监督法官健康情况。实行了法官年度例行体检制度,按时组织法官健康检查,一切费用院里承担。
为保障法官足时休假、身心健康,吉林中院把“两个强制”执行情况纳入法官绩效考核。对关爱自身健康,年度无病假的加分并奖励;对及时休假、积极体检的通报表扬;对无故弃休、弃检的通报批评。
“关爱健康就是关爱事业”吉林中院要求分管领导教育引导法官干警树立健康工作理念,帮助算好健康、家庭、事业“三笔帐”。要求班子成员带头休假、体检,营造健康快乐工作氛围。
他们还加大投入力度,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以丰富的文化内容,满足法官精神需求,以高雅的文化品味,提升法官精神境界。专门设置健身房、娱乐室,购置锻炼器材上百种,支持法官工作之余健身锻炼、娱乐放松,增强体魄,陶冶情操。今年5月,他们组织了乒乓球赛和台球赛,并预计近期组织徒步行走和“求新、求实、自省、自强”的吉林(市)法院精神演讲会。
在法官健康问题上,吉林中院党组毫不放松,“软”“硬”兼施,让法官变压力为动力。他们密切干群联系,促膝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法官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进行疏导,帮助法官舒缓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班子成员体察法官生活、关注法官冷暖,逢丧必慰,逢难必帮,逢事必访,逢喜必贺,使法官真切体会到了法院大家庭的温暖,真实感受到了院党组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