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吉林中院召开“全市法院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视频会议,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任务和“审判提质、执行提速、信访提效、素质提升”目标要求,研究、部署工作措施和任务。
会议通报了2009年度党风廉政建工作情况,对今年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新要求;吉林中院党组分别同各基层法院、中院各部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集中清理化解信访、信息化建设及综合治理工作责任状。吉林中院推出五大举措,为全市法院实现跨越发展排障碍、解难题。
开展“审判管理推进年”活动,从源头预防社会矛盾纠纷。围绕“审判提质、执行提速”目标要求,积极构建符合司法规律和法院科学发展目标的“大审管”格局。明确职能定位,把审判管理室作为院长实施审判管理的办事机构和司法决策的执行机构,作为审判委员会的“智囊团”、“参谋部”和司法质量、效率及效果的汇总评估中心;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审判管理质效责任主体和功能设置,院长对案件质量、效率负总责,分管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庭长是主要责任人,案件承办人(审判长、持相同意见的合议庭成员)是直接责任人;构建监督体系,明晰审委会、院庭领导、审判组织成员职责,将院庭领导履职情况纳入本人及所在部门绩效考评。同时,依托网络系统和平面载体公开审判程序、进度和结果,依法开放审判法庭,增强司法透明度;推进审判管理改革,建立完善案件责任追究机制,成立问责委员会,实行“查案与查事”并举,重点强化合议庭错案责任追究,凡发生错案,持相同意见合议庭成员一律追责,即便认识错误同样追责。此外,建立裁判文书签发提级和审限监管机制,院庭长直接签发文书,案件延审由审委会批准,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结案均衡度纳入绩效考评,保障审判质量和效率。
集中清理化解涉诉信访积案,避免和减少涉诉信访案件发生。围绕“信访提效”目标,开展集中清理化解涉诉信访积案专项活动。明确任务目标,集中化解2008年12月31日以前发生的“群体访、重复访、长期访、越级访、极端访”等“五访”案件,年底;力争实现90%以上信访当事人停访;精心组织推进,把“百日结百案”信访会战作为专项活动重要部分,对辖区“五访”案件认真梳理、彻底排查,对尚未纳入“百日结百案”活动的“五访”案件明确分工,落实“四定一包”责任,确保“息访一批,安抚一批,引入申诉复查程序一批,按属地管理原则稳控一批,打击处理一批”的“五个一批”目标实现;强化措施责任,要求各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专项活动领导组和化解信访积案攻坚组,将信访工作纳入班子年度考核,对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导致停访比例不达标的法院和个人,评先选优“一票否决”,院长要在公布大会上深刻检讨。对瞒报、漏报信访问题,造成严重后果或积案化解不力、信访问题突出的法院和部门,严格责任倒查追究。包案院长、庭长未完成息访指标的,责令离职息访,直至任务完成。此外,建立审判与息访“责任合一”约束机制,“案随人走”,息访到底,真正实现审判责任与息访责任无缝对接,从源头和根本上有效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问题。
开展“信息化建设年”活动,提高司法服务科技含量水平。探索建立数字化司法模式,让科技进步成果惠及司法、惠及当事人、惠及百姓。明确任务重点,全市法院年内要完成三级网络宽带扩容,同步实现视频、语音网络开发改造,并突出建设成果的实践应用。中院23个法庭全部建成科技法庭,并同步建成一流数字化审委会。各基层法院至少建成一个科技法庭,有条件的全部建成科技法庭。磐石、桦甸、舒兰、蛟河法院要实现远程开庭功能。各人民法庭全部完成与法院专网对接,实现与基层院、中院和省院信息共享,力争上半年全面开通远程立案、提讯、庭审、公告送达、接访、电子签章及裁判文书上网业务。同时,强化内部局域网建设与应用,中院和有条件基层法院要建立电子图书资料室和影像资料汇总模式,引进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信访、调解纠纷软件,把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工作各方面和法院管理全过程,提升司法科技含量,扩大科技惠民成果;强化领导责任,对信息化建设“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院长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领导各负其责。中院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应用推进组”,负责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实施和调度。严格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制,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投资和管理统分结合、有计划分段实施”原则,各基层院投入资金不低于中央改革经费装备款的20%。此外,严格技术培训责任,要求各院至少配备一名熟悉信息网络技术并能对软件运行维护的专业技术员,中院业务部门要设立兼职信息员,院庭领导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应用技术,在法院信息化管理和推机建立数字化时代司法模式方面做表率。
强力推进司法廉洁建设,从根本上预防司法腐败问题发生。严格落实惩防制度体系,依托全市法院惩防体系建设五年规划,突出“教育、监督、廉政预防、违纪违法问题查处和制度执行力”五方面制度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官德品行修养、职业道德纪律和正面典型示范、反面案例警示”教育,筑牢干警思想道德防线;深入落实审判、执行和委托鉴定、评估、拍卖流程管理机制,强化审判、执行权和司法鉴定委托权监管,把监督触角贯穿于审判全过程,加大重点部位、环节和人员监督力度。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戒免谈话、函询咨询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干部问责、廉政承诺以及下属违法犯罪上级引咎辞职等刚性制度,并建立完善廉政风险排查、内控、预警机制和违法违纪动态预警防范和线索甄别制度,强化对各层人员和各环节的监管,发现问题线索,件件有调查、事事有登记、个个有结论。此外,强化对基层法院查案工作督办和评价,对主动发现、自查、处理问题的法院给予肯定和表彰,对有案不查、瞒案不报的,严肃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完善落实制度执行保障、问责机制,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干扰阻碍制度执行的,从严查处,绝无“下步为例”。各院主要领导为反腐倡廉“第一责任人”,对反腐倡廉工作亲自抓、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分管领导要履行“一岗双责”,中层干部要发挥中坚作用,共同防范以案谋私问题发生。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激发法院队伍发展动力。建立司法效能考核评估机制,依托网络平台和制度载体,跟踪积累管理数据信息,定期量化分析和定性评价;建立信访处理效能考核评估机制,围绕实际化解的终极目标,建立包括应对处理涉诉、涉执信访(申诉)效率、质量、效果和基础资料信息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卡号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信访处理效果;完善落实惩防体系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落实《惩防体系实施细则》,确保权力运行到哪,监督触角就延伸到哪;建立司法政务管理效能考核评估机制,使司法政务考评涵盖到司法辅助和后勤管理、车辆管理、网络服务、机关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多项内容要素;科学完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杜绝干部员工评价中的人为因素,调动全体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积极营造奋发有为、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各基层法院院长、中院干警和后勤人员参加了会议,各基层法院干警通过视频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