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10时,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在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轰动吉林市的陈晓红、张天龙连续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的重大刑事上诉案。除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家属外,还有18名省、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了庭审。
上诉人陈晓红、原审被告人张天龙在2008年连续三次持刀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此案在吉林市轰动一时,并在当地出租车行业引起很大震动,使当地出租车司机人人自危,案件告破后广大群众纷纷要求严惩凶手。
为加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增进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了解,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保证案件审理的公正性,此次庭审特邀请18名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察庭审活动。在此案开庭之前,法院工作人员向代表和委员发放了“观察庭审活动意见反馈表”,请他们对法官及司法辅助人员语言是否准确文明、态度是否耐心细致、仪态是否庄严大方、衣着是否规范整洁等庭审活动进行监督,对庭审程序是否公开公正、是否保障了被告人的法定权利进行评议。
庭上,案件审理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庭下,观察庭审的代表、委员也早已经进入了角色。他们一边仔细地倾听庭审,一边认真地做着记录。遇到疑点时,观察庭审的代表、委员也会悄悄交流两句,探讨一下各自的看法和案情审理的发展趋势。
庭审过程中,举证、质证、认证环环相扣,庭审程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合议庭成员举止端庄大方,用语文明规范,法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庭审调查,整个庭审既紧张又有序规范。庭审进行了整整两个多小时,代表委员们始终聚精会神地关注着庭审的每一个细节,还时不时地翻看着手中的案件资料,找寻当事人提到的一些案件事实的具体情况。
庭审结束后,吉林高院刑一庭副庭长冯德斌及合议庭成员与观察庭审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了座谈,恳切地征求意见和建议。代表和委员们充分肯定了法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还高度赞扬了邀请代表委员观察庭审这项工作,并就案件的情况交流了意见,希望法院在公正审判的同时,对此类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多做一些普法宣传教育,避免此类案件发生,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