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对法院都有哪些新要求、新期待?如何理性看待对人民法院工作的自我评价与人民群众和社会评价之间的差距,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如何完善审判执行工作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5月27日,吉林市法院系统启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全市法院在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讨的同时,还明确了目前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政治部主任魏秀云介绍,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今年是活动的启动之年。我市法院系统将借活动之机,将增强全体法官的司法为民意识、落实司法便民措施、狠抓公正司法和法院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为保证“人民法官为人民”不是一句空口号,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多项措施,通过学习、研讨指定课题和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突出审判和执行工作特点,将主题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放在执法办案这一要务上、放在队伍建设这一任务上,认真解决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魏秀云说,目前全市法院系统需要重点解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思路不明确、措施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解决司法为民、以人为本意识淡薄和方便群众诉讼意识不强、便民利民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解决缺乏大局观念、全局意识和机械执法、教条办案、忽视审判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问题;解决纪律松弛、态度生冷、作风拖拉、司法行为不规范和调解意识不强、案结事不了及裁判文书质量不高的问题;解决违反“五个严禁”和办“三案”等廉洁司法方面问题。
与此同时,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还要求对干警加大正反典型警示教育力度,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通过纪检监督、社会监督等途径,及时发现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查处力度,杜绝个别法官以权谋利、以案谋私等问题,提高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