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为全市经济总量“再翻番”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刑事审判工作始终保持全省法院领先位次。近日,在吉林中院刑事审判第二庭组织召开的“全地区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刑事二审第一季度相关数据通报后让人无不惊喜:结案率76.7%,同比提高8.3%;无被省院发改案件;申诉案件无一进入再审;裁判文书无差错率达100%;案件审理周期较往年有所缩短。基层法院案件上诉发改率同比下降13.8%,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对于这一成绩,吉林市两级法院三层人士看法相同:吉林中院党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院各项工作,是实现刑事审判第一季度“开门红”的“金钥匙”。
吉林中院主管刑事审判工作副院长李光华认为:刑事审判工作第一季度就取得这样成绩,的确令人欣慰,应该说这与院党组科学谋划全局工作密不可分。首先,以人为本,科学整合审判资源,通过实行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了审判资源的科学配置,使刑事审判力量强上加强,分工精而又精,让广大刑事法官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以绩效论英雄,加大法官考核力度,将刑事法官办案数量、质量和效率都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中,奖优罚劣,激活了内在动力,调度了广大法官多办案、办好案的工作积极性。再次,以“再翻番”为己任,强化法官思想教育。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干警思想和职业操守教育,正确引导刑事法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使其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办就办‘铁案’、要就要‘精品’”已成为广大法官的一种审判理念和一种职业精神。
对于基层法院今年一季度上诉案件发改率大幅下降问题,基层法院领导和法官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吉林中院对下科学指导,让他们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实惠”。
据吉林中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甄香君介绍,今年以来,吉林中院坚持把对下科学指导作为开创全市法院刑事审判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务实、管用、见效”的科学指导思路。一方面以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为契机,主动深入基层法院走访调研,通过组织基层刑事法官座谈、交流等形式,真心实意征求基层法院意见和建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确保了对下指导工作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谋划对下指导工作思路,建立了发改案件沟通机制,统一发改案件认识;适时举办刑事审判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刑事法官业务素质和审判技能;规范一审庭审活动和裁判文书,提高庭审和文书质量。同时,采取定期通报情况、评析发改案件、解答审判疑惑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对下监督指导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了对下指导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实现了全市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整体升位。